上一篇中已经对联动器、弦槌做过阐述,以下是制音器、调节器以及击弦机上的各种档部分。
(三)制音器
制音器(也常称作止音器)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琴弦的自由振动,当弦槌运行至击弦距离的一半时,制音头全部整齐抬起;琴键恢复原状时,制音头回位,抑制琴弦振动。此外,钢琴的右踏板具有控制制音器开拢状态的作用,从而达到延音的效果。
1. 制音头——由音头呢、红薄呢、音头木、音头钮、音头螺钉构成,音头毡的大小与形状因不同音区的琴弦长度而有所区别:低音区单弦为M呢,双弦为三角呢,中高音区三弦同音弦组使用平板呢。由于高音区琴弦短,声音衰减快,为使三个音区音量平衡,制音器一般最多安装到高音区的。
2. 制音丝杆——连接制音头和制音杆的低碳钢丝,其角度的调整决定了制音头止音的效果,因此调试制音丝杆时应格外谨慎,应以整个音头呢完全对准贴附于琴弦为标准,相邻琴键的制音头应整齐一致,开拢程度与开拢时间也应保持一致。
3.制音杆——由制音弹簧、制音轴架、制音杆呢等构成。通过联动器上的勺钉使制音杆运动带动制音头离开琴弦,从而使琴弦自由振动。制音弹簧由磷铜丝或不锈钢丝制成,其力度对于制音器复位有影响。弹力也随制音头的形状大小由低音区到高音区递减。
(四)调节器
击弦机上除了联动器、转击器以及制音器三大主要结构外,还有能够产生弦槌“断联”的调节器部分,它是影响触感很重要的零件,主要由缩调钉、缩调钮等构成。
1. 缩调钉——缩调钉被固定在缩调档上,通常有螺钉式和螺环式两种形式,也由低碳钢制成,通过调节缩调钉,可以改变缩调钮的高低,从而影响联动器顶杆下端凸部与缩调木钮的接触时间,进而影响弦槌的击弦运动而出现“无法击弦”和“连击”的现象。
2. 缩调钮——由缩调木钮与缩调钮呢构成,它直接与顶杆接触。
(五)击弦机上的各种档
1. 击弦机总档——安装联动器、转击器、制音器三大部分的木档,因此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三排螺丝孔。
2. 弦槌靠背档——为了防止弦槌击弦后复位程度不统一而设立的木档,主要用于限制弦槌复位状况。
3. 制音器抬档——制音踏板工作时,踏板支棍作用的制音器抬档,它安装于总档的后面,直接作用于制音杆呢,是控制制音器整体开拢时间的金属档。
4. 制音器限位档——主要作用是限制制音器因过度开放,可能会与弦槌相互碰撞而产生摩擦,同时也起到了规定制音器形成距离的作用。
5. 缩调档——安装缩调钉的木档,其螺钉孔应与击弦机上螺孔间距一致。缩调限位档——用于限制顶杆与缩调钮接触时的位置,否则顶杆与转击器鹿皮的接触时间和位置就会受到影响,从而使弦槌的击弦历时和力度发生变化,影响键盘的触感。了解击弦机内部的各种零件有助于对钢琴的进一步养护,在使用中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。
、
辽宁省钢琴调律师协会 ∣一个有用的公众号